荆州市绩效考核网 | 今天是:
2022年度各地各单位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荆州区牢牢把握与荆州高新区融合发展机遇,锚定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强化“三命共识”,聚力“四大会战”,聚焦“五个重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详情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荆州区牢牢把握与荆州高新区融合发展机遇,锚定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强化“三命共识”,聚力“四大会战”,聚焦“五个重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发展质效全面提升。全力推进荆州区、荆州高新区产业协同发展,全年两区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6个、引资总额516.68亿元,柳工华中产业基地、新侨绿色光电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落地落户。石油装备制造、数字印刷包装等主导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我区获批省级承接石油机械产业转移示范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全省通报表扬,我区获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力稳市场主体、促消费,我区获评全省消费10强县(市、区)。

    改革创新成效明显。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新增一事联办事项124项,下放民生服务事项78项,“胜诉即退费”等5个改革试点事项受到全省通报表扬,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6家,石油装备智能制造集群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荆荆铁路、火车站北站房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按期完成大学城核心区土地征转,大学城规划建设初见雏形;编制完成古城小样板“一心、一园、两街区”概念性规划,“一馆两街”启动建设。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拆除违建22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0个,三国公园重新开园,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城市形象大幅改善。“一轴四线八片”美丽乡村片带加快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菱角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铜岭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创建扎实推进,“金豆工程”试点经验案例在全国全省推介,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目标考核位列全市第一。稳岗拓岗成效明显,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有力,数万还迁居民喜迁新居。学位供给大幅增加,教育均衡化水平持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显著,马山镇连续五届获评“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传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更加巩固。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持续增强。“一下三民”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共同缔造“五共”理念深入人心。清廉荆州区建设走深走实,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服务业企业30家、限上商贸业企业9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达到29%。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6500元、25400元,增长7.5%。企业上市取得突破,九菱科技成功上市,江瀚新材料、航天南湖成功过会。
    详情 >>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服务业企业30家、限上商贸业企业9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达到29%。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6500元、25400元,增长7.5%。企业上市取得突破,九菱科技成功上市,江瀚新材料、航天南湖成功过会。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区、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挂牌、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显著提升。建成区级调处化解中心,“1+3+N”工作模式高效运转,区级、乡镇(街道)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机制覆盖率100%。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执法任务数、合格率达到100%。全年非法集资案销号6件,无新发案件。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稳岗返还资金4.1亿元,就业综合指数、社保综合指数持续向好。老旧小区改造25个片区24381户,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食品抽样检验100.5%,农产品抽样检验100%,药械化经营使用抽检计划完成率100%,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8%,蝉联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加快推进22个乡村振兴项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365处,完成垃圾分类省级示范村、社区和示范片区建设目标。生态环境指标、森林覆盖率、耕地保护达到目标。

    发展动能加快汇聚。高质量完成了118项年度改革任务。老旧小区改造“两个2/3”工作经验在省委简报刊发,城乡一体化改革经验全国推介。加快推进法治建设,清理规范性文件27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0件,行政诉讼案件35件,“加强庭审记录改革”“建设‘一体四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改革”创成省级先行试点。全年争取资金17.3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5个,协议投资额320.9亿元,建设项目达到304个,新开工项目210个。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目前已办结上级批办件127件。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专题宣讲400余场次,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推进“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和网络安全专项检查。“一下三民”实践活动收集问题4011个,领办任务3570个,解决问题3539个。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优化班子结构,大力开展“人才工作企业服务年”专项行动。“一楼两长+三进”机制入围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73处宗教场所,实行三级网络责任制公示,天主教沙市堂、菩提寺成功获批“全省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率先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全域推进清廉沙市建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细落实,“双优化”治理成效明显。全市清廉建设、“双优化”工作现场会在沙召开。

  •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一年来,江陵县在荆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着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稳中快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优化
    详情 >>

    2022年,经济发展稳中快进。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亿元,增长10.1%、排名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增速领跑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规上工业总产值跨过100亿元大关。招商引资取得突破,签约工业项目过百个。项目投资加速推进,湖北能源江陵电厂完成核准,华鲁恒升一期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荆州煤炭储配基地入选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3个现场会在我县举行。

    乡村振兴成效明显。优质粮食产业开局精彩,网络8138户粮农共同缔造20.8万亩的优质水稻种植阵地,打造出南方好米——“江陵道米”;实现大旱之年粮食稳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全域旅游形成影响,三湖农场、丰泽园生态农业园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建成25个共享农庄。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持续加强,实施城建项目29个,完成投资34亿元。商务经济加速发展,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1家,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排名全市第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排名全市第一、第二。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4项改革试点成效获全省通报表扬,跑零次事项达95.3%;办理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8029户次6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99户次4.7亿元。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5000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9%。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增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前始终做到“动态清零”;全县10处入选第二批湖北省革命文物名录;打响最爱运动健身城市名片。社会治理更加有序,“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取得积极进展,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党的建设全面进步。意识形态持续增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创历史新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全年提拔干部**人次、重用**人次,引进109名青年人才。基层党建成效显著,村集体经济在全市一二三季度拉练中均排在前三位,“一下三民”活动和共同缔造活动办理民生实事2133件。清廉江陵建设有力,3个村获评“全市清廉村居A类示范村”,县纪委监委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单位”。民主法治深入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被团中央评定为“优秀”等次,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扎实推进。

  • 2022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60亿元,增长10%;规上工业总产值492亿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增长22%,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跑全省二类县市和荆州县市区,上榜2022赛迪中部百强县第84位。
    详情 >>

    1、主攻产业、决战工业,发展引擎更加有力。“一区三园”工业格局不断拓展,预计全年工业投资增长6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预计白云边产值达73亿元,入库税金超15亿元。预计全年粮食产量51.8万吨,农业总产值104.3亿元,增长5%。限上商贸主体首破300家,外贸出口首破2亿美元大关。荣获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2、狠抓项目、狠抓投资,发展后劲更加充足。新签约项目186个,总投资634亿元,入库入统亿元以上开工项目65个。成功引进史丹利、王力、中迅农科等大项目。总投资1428亿元的254个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抽水蓄能及配套新能源项目成功核准。武松、当枝松高速等全线开工,松滋火车站等竣工投运。车阳河码头预计全年港口散货吞吐量1250万吨,增长30%。

    3、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发展保障更加完善。率先出台“1+6”稳企纾困方案,落实各项税费优惠8.4亿元,预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突破13000户。建成“松企通”企业服务平台,“无证明城市”改革经验被央视推介,“多测合一”“证缴分离”等五项改革成功创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17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全部实现标准化改造。

    4、共同缔造、共建共享,发展成色更加亮丽。以“五城同创”为抓手,累计整治各类小区86个、背街小巷93条,卫冕“湖北省除四害先进城区”。荆州共同缔造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樟木溪村、曲尺河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4769元,增长15%,防返贫“五化工作法”全省推广。

    5、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发展底盘更加稳固。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事故,获评省级深化应急管理改革试点县市,荆州唯一。深入实施平安建设“十大专项行动”,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测评指数位居全省第4、荆州第1。

    6、提升效能、提纯作风,发展气场更加强大。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强力推进“双优化”专项整治,创新开展“书记谈发展”“局长讲项目”等活动,推动干部以燃烧、沸腾、奔跑的姿态投身“双冲刺”主战场。

  • 2022年,公安县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建设生态区、打造产业城、冲刺二十强”总目标,奋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荆州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2022年中部百强县,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省强县工程示范试点、全省县域发展能级二十强、湖北省首批创新型县。
    详情 >>

    一、健全工作机制,筑牢基层党建基础

    (一)组织引领。纵深推进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首批试点县建设,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组织体系,建立“1+4+N”群众自治体系,先后探索出县域共享物流、“三场一桩”惠民工程、狮子口镇“三块田”、毛家港镇幸福食堂、埠河镇产业联盟等一批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分别在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报道和发表。

    (二)产业引领。成功创建全省葡萄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县葡萄产值过20亿元,创历史新高。争取国家级杂交水稻基地项目,建成核心示范区1.8万亩,制种大县向种业强县加速跨越。建成国家级小龙虾种质资源库,成功创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授牌“公安小龙虾种养一体化产业示范区”,陆逊湖大闸蟹获评“中华好蟹”,闸口镇(虾稻)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三)服务引领。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100%,审批环节压缩50%,新增“ 一事联办”事项30个。“三集中三到位”全面实现,283项高频事项全部下沉乡镇。

    二、坚守底线工作,稳固持续发展基础

    (一)打好县域经济突围战。全县共引进签约项目103个,协议引资额 457.8亿元,其中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9个,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全县入库入统新开工项目59个,新投产项目32个,实际到位资金47.75亿元,新开工数、投产数位居全市第一、第二。全县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经济总量历史性突破400亿元大关。

    (二)打好发展提质攻坚战。打造“一港三桥、一铁四高”综合交通格局,“公铁水”多式联运项目加速推进,武松高速全面开工,县内交通网络加速形成。一体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重塑、职能体系重构、编制结构重组,开发区面积由22.39公顷调整为1253.2公顷,扩大近56倍。实行政务服务、供应链金融、多测合一、人力资源公司入驻等“五项改革”进园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居间服务创新等一批经验成果得到中省市高度肯定。

    (三)打好区域协同整体战。全年共开工重大项目185个,完成总投资423亿元,“双向突破、两翼齐飞、水韵公安”的发展格局成势见效。收获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等8块“国字号”金字招牌。崇湖获评国际重要湿地,斗湖堤镇入选省级现代物流小镇,黄山头创成3A级风景区。

    三、聚焦民生改善,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一)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1%以上,二十大期间安保维稳工作获得省市表彰。

    (二)重塑营商环境体制机制。3项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试点获省级表彰,第三方中期评估全市第一。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改造老旧小区78个、农村饮水安全管网65公里,新建农村公路37公里,公路桥梁45座。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等一批经验成果得到上级充分肯定,新增百万村5个、过50万元的村23个,在全市集体经济项目拉练中排名第二。

  • 2022年,石首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省委、荆州市委工作要求,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力推进“三城三化三翻番”,奋力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致力“打造门户、建设示范、抢占先机”,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详情 >>

    1.主要指标逆势上扬。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增长25%;工业总产值276亿元,增长15.4%;外贸出口1.32亿美元,增长22.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500元、23000元,分别增长7.5%、10%。

    2.经济底盘更加牢固。百亿仙鹤全面开建。葛洲坝、锅圈实业等50亿元以上优质项目落户。入选全省承接防水产业转移示范区,双创中心获评省级科技孵化器,实现整车出口零突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荆州第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3.要素瓶颈全面突破。“三区三线”成果获自然资源部批复,白鱀豚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获批。石首港多式联运铁路专用线纳入国家发改委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港口规划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成为荆州唯一入围省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立项备选县市。

    4.城乡发展提标提速。中心城区“引江济湖”“引湖济湖”工程顺利通水运行,陈家湖公园获评“全省最美城市公园”,城市管理荣膺荆州“六连冠”,成功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稻+鸭+蛙”协同种养模式入选省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链十大引领技术,石首获评全省农业农村综合工作突出单位,易迁办获评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集体。

    5.生态文旅深度融合。空气优良率达84.5%,所有国省考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举办“2022石首桃花山旅游季”,走马岭遗址获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获荆州首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桃花山生态小镇成功创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三菱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6.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克难攻坚完成迎峰度夏和“百年一遇”抗旱保收,成功入选省级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全面完成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连续6年获评荆州食品安全A+县市。成功申报“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市”“平安湖北建设示范市”,“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全面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群众安全感指标位居全省第六。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成功承办2022年长江防汛抢险国家级综合演练和全省“工匠杯”建筑防水职业技能大赛,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获全国表彰。“一下三民”活动收集问题清单全部办结销号。共同缔造纵深推进,多个经验被中省宣传,《数字化社区的“蜂鸟效益”》入选2022年度湖北省城乡社区治理十佳创新案例。

    7.党的建设持续优化。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3期,组织“十进十讲”宣讲活动120余场。选派191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再上一线,突破性引进人才115名。开发网格“啄木鸟”党建智慧平台,解决各类问题362个,荆州市两新党建现场会在石首召开。澄清正名142次,查处诬告陷害行为11起。有效处置舆情728条,在中、省主流媒体上稿200余篇。

  • 2022年监利市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稳步提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同比增长1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9家。玖龙纸业(湖北)一期投产,一半天制药年纳税2.6亿元。三农工作亮点突出,承办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推进会,粮食总产稳居全省第一,小龙虾产量连续10年全国第一。
    详情 >>

    筑牢政治灵魂,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一是增强政治自觉。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植入灵魂。二是增强思想自觉。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第一时间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第一时间组织全覆盖宣讲。三是增强行动自觉。把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省、荆州市、市党代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强化担当作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县域经济稳步提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同比增长1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9家。监利经济开发区完成扩区调区。玖龙纸业(湖北)一期投产,一半天制药年纳税2.6亿元。“一网通办”等7个试点改革事项获得全省表彰。二是三农工作亮点突出。粮食总产稳居全省第一,小龙虾产量连续10年全国第一。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获省级表彰。入选国家级棉花制种大县试点,承办长江流域机采棉技术示范机收现场勘验会、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推进会。三是城市建设焕发活力。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仙洪监铁路接轨方案获批。城发集团升级AA资质,建筑工程总公司晋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文体中心、老年大学、滨江公园二期建成投用。白螺物流港一期项目完工。四是民生福祉有效保障。市人民医院晋升三甲医院。新增公办学位8700余个。新增就业7155人,就业创业工作获得全省表彰。五是社会稳定持续巩固。实现二十大期间“零进京、零非访、零滞留、零登记”目标,获得省级表彰。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从严管党治党,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一是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发展。支持和保证“一府一委两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有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凝聚统一战线力量,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二是基层党建更加扎实规范。深入推进“一下三民”、共同缔造等活动,完成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和农村违规发展党员排查整顿,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三是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持续推进“双优化”,开展“十优十差”股室评议,落实“红黄牌”管理,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立案424人,党纪政务处分406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

  • 2022年,洪湖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3亿元、增长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亿元、增长6%。完成财政总收入18.4亿元、增长8.1%。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8.6%。
    详情 >>

    2022年,洪湖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3亿元、增长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亿元、增长6%。完成财政总收入18.4亿元、增长8.1%。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元、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8.6%。是近年来洪湖稳经济增长力度最大、措施最硬、成效最好的一年。“争先进位”成为全市干部最自觉的行动。

    (一)一批批产业项目落户洪湖、加快实施。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5个,合同引资额520亿元,入库入统亿元以上项目48个,投产38个,创历史新高。投资120亿元的长利玻璃光伏发电与装备制造、投资52亿元的华电光伏发电、投资30亿元的水产科学城、投资10亿元的安井预制菜生产基地、投资10亿元的嘉德新能源等60个工业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工业投资增长49.3%,技改投资增长66.7%。

    (二)一个个难点堵点攻坚处置、有效破解。国土空间“三区三线”方案获自然资源部批复,确定110.53万亩耕地、101.5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合理划定70.72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本轮调整争取发展空间位居荆州前列。清理问题项目闲置土地718.6亩,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22个;扎实开展“三清一治”,共处理问题合同2167份,清理可经营性固定资产1636项,累计化解村级债务3.9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153万元。

    (三)一件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温暖人心。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备受关注的江北东高速正式通车,武松高速洪湖段开工建设;逸群实验学校、城市防洪排涝一期、健康监测驿站等民生项目建成运行。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办结民生实事2906件,获得群众点赞。科学蓄水、调水、引水、管水、用水应对超历史极值旱灾,成功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年来,洪湖调结构、促转型,工业经济提质提效,现代农业向优向好,商贸文旅出新出彩,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洪湖抓改革、谋创新,重点改革持续发力,营商环境激发活力,科技创新增添动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洪湖提品质、优生态,城乡面貌不断美化,基础设施不断强化,生态治理不断深化,城乡品质显著提升;洪湖办实事、暖民心,民生保障更加稳固,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平安建设更有成效,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洪湖转作风、提效能,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荆州市绩效考核网 版权所有